皇帝之死──從皇帝的生死看中國歷代王朝的興衰起落
【內容連載】

楔子

 

朝代與皇帝

  中國到底有多少位皇帝?單單吳莎在騰訊網站中的文章統計了二百二十三位皇帝的死因,但文中指出中國有四百零八位皇帝,而維基百科提供的中國皇帝壽命列表中列出了三百零五位皇帝,同樣的維基百所科提供的中國皇帝在位時間列表卻列出了三百六十一位皇帝,而中國大陸作者李翰之寫的《中國皇帝全傳》介紹了中國的四百九十四位皇帝,嘻嘻网中則有人列出中國有五百五十九位皇帝,其他還有不同的資料來源都有不同的數目。到底中國有多少位皇帝?要看你怎麼算。

  每一份統計所持的基礎不一樣,上述的資料大多沒有說明統計的基礎,但觀察其內容可以得到一些脈絡。首先一個最基本的差異是要把哪些朝代或國家納入計算。我國的歷史從傳說中的三皇五帝開始,之後有夏、商、周、秦、漢、三國、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元、明、清到民國(參考維基百科:中國朝代),總計十六個時代。但正史的記載還不完全是這樣。

  談到正史,一般都以二十四史為代表。二十四史是中國古代各朝各代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記載逾四千年的中國歷史,上起傳說中的黃帝,一直到明朝崇禎十七年(一六四四年),計三二一三卷,約四千萬字。

  「正史」一詞始見於《隋書•經籍志》:「世有著述,皆擬班、馬,以為正史。」班指編寫《漢書》的班固,馬指寫《史記》的司馬遷,二十四史的第一部是《史記》、第二部是《漢書》,他們定下了史書撰寫的規格和標準。主要以「本紀」記錄皇帝、「世家」記錄諸侯權貴、「列傳」記錄其他重要人物,再輔以「表」(大事年表)、「志」(或稱書,記錄社經文化制度等)。之後各代史書或稍有變化,但大致以此為基礎。二十四史的存在讓中華民族成為全世界唯一一個擁有持續四千年歷史記錄的民族,它是中華民族乃至全人類極其珍貴的文化資產,當然也是研究歷史最重要的依據。

  二十四史依時間先後順序包含有:《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二十四史」的名稱由清高宗乾隆皇帝弘曆在編纂四庫全書時所欽定,從此「正史」一稱就由「二十四史」所專有,取得了史書中的正統地位。

  各代史書基本上是由後代王朝來記錄前朝事蹟,各王朝會責成史官來負責這項工程。二十四史是清朝所欽定,所以其中沒有清史。中華民國政府建立後在一九一四年成立清史館,開始編撰清史的工作,但由於內亂外患不斷,加以資料太多,一直沒完成。一九二七年負責主持纂修工作的清史館館長趙爾巽見全稿已經初步成形,擔心時局多變且自己病重時日無多,遂決定將各卷以《清史稿》的名稱刊行,以示其為未定本。《清史稿》出刊後不久趙爾巽先生便過世了。

  另外明代編纂的《元史》被評為過於草率,錯誤百出,歷代學者皆呼籲重修元史。遜清遺老柯劭忞曾參與清史的編纂,期間並收集元朝史料,獨力撰寫了《新元史》,補充了許多新內容,糾正了不少錯誤,獲得極高評價。一九一九年民國政府大總統徐世昌明令《新元史》列入正史,是為第二十五史,加上《清史稿》,總共二十六部史書,成為我國歷史的正宗典範。

  我國歷史上還有些朝代或國家沒有被納入二十四史,例如夾在西漢和東漢之間的新朝、武則天建立的武周、五胡十六國,以及五代十國中的十國。這些朝代或國家是否納入統計,會使皇帝人數的資料呈現不同的結果。

  新朝是王莽篡漢建立的,為時甚短(十四年),不被漢朝承認,《漢書》將它寫在列傳中(不是記錄皇帝的本紀)、《後漢書》也僅在光武帝紀中片斷的提到,沒有完整的記錄。但它是實實在在存在我國歷史中的王朝,將西漢和東漢硬生生的切成兩段,如果不把它納入統計,會在中國歷史上形成一個缺口。為了完整的呈現歷史傳承,本書將它納入統計資料中,放在兩漢的中間,但獨立統計。

  武則天建立的武周在《新唐書》和《舊唐書》中都有記載,而且都是記在本紀中,但記的都是則天皇后,而不是武周的皇帝。但實際上她曾經登上皇帝大位,本書以統計皇帝為主,也將她納入。但她死前又歸政李唐王朝,所以依她統治的基礎把她視為唐朝的皇帝之一。

  五胡十六國是西晉滅亡之後中原北方的一個混亂時期,一般稱為「五胡亂華」,在正史中沒有專著,其內容大多在二十四史的《晉書》中以「載記」而非「本紀」來記錄,各個國家被視為侷促一方的地方政權。但這個時代和新朝一樣是個確實的存在,而且時間長達一百三十五年。雖然和它同時存在的還有東晉和南朝的劉宋,在正史中都有記載,不會形成歷史缺口,但這個時期有它的重要性,不容忽略。這個時代紛擾不斷、各國起落頻仍,甚至有些資料都不太完全,且各國君主有的稱王、有的稱帝,比較難以處理。本書的處理方式是對這個時代做一個簡要的介紹,但參考正史不納入統計。

  五代十國在正史中有《舊五代史》和《新五代史》,所以五代都被納入正統,但十國則都列在「列傳」中,而且和五胡十六國時期相同有資料認定的問題。本書同樣依據正史的記錄,將五代納入統計,對十國則僅做簡要的介紹,而沒有將君主納入統計。

  另外還有兩個國家可以提一下,那就是大遼和大金。它們是北方的少數民族所建立的國家,以中原華夏的角度常被視為異族,都沒有完整的統一華夏疆土,而是長時間和宋朝對峙。但在正史中都有它們的地位:《遼史》和《金史》。既然被正史納入,自然不能忽略,本書會加以介紹並納入統計。

  但和宋朝同時存在、性質相似的還有大夏(西夏)、大理等國。西夏和大理都在《宋史》的列傳中有記錄,而且還不只這兩個國家,《宋史》列傳中還有五代十國中的十國,以及其他邊陲地方政權,例如高麗、交阯、高昌、回鶻、流求、吐蕃、渤海國、日本等,記在列傳的外國篇中。依據正史,這些國家就不納入本書統計了。

  另外,由於本書以介紹並統計皇帝的死亡為主要議題,而皇帝這個稱謂始自秦朝終於清朝,故秦朝之前不計、清朝之後不計。經過這樣的整理,本書將秦朝到清朝的歷朝歷代整理出十三個時代、劃分三十三個王朝,資料如下表。

  本書以這些時代和王朝為基礎,從各種史料中找出在各朝皇帝宗室內,真正坐過龍椅、統治過天下的皇帝。不含死後追封的皇帝、不含皇族之外異姓自行稱帝的皇帝、不含項羽和呂后等本紀中非皇帝身分的特例。得到的資料計有二百五十六位皇帝,便是本書的主角。

  這邊想提一下皇族之外異姓自行稱帝的皇帝。本書記錄的三十三個王朝都有創建者,有的是滅了別人的國家建立了自己的王朝,例如秦、漢、隋、大元、大明、大清等。有些是篡了別人的政權建立自己的王朝,例如新莽、曹魏、西晉、唐、宋等。也有些在別人的王朝之外建立自己的王朝,例如蜀漢、東吳、大遼、大金,以及南北朝和五代十國中的大多數王朝。

  但也有許多人有心建立自己的王朝,或篡他人、或自立稱帝。雖然坐過皇帝的龍椅,但並沒能真正統治過整個中原領土,且為時甚短,旋起旋滅,沒有能傳承到後代,成功的建立王朝。這樣的皇帝還不少,較為知名的如三國時期的袁術,從孫堅手中搶了傳國玉璽,覺得非做一下天子不可,結果兩年而亡(國亡、人亡)。其他類似的占據一隅的一朝一帝還有東晉的桓玄(桓楚)、隋朝末年的宇文化及(許)、唐朝的朱泚(大秦)以及安祿山(大燕)和黃巢(大齊)、宋朝的張邦昌被金人封為皇帝(楚)、元朝最多有五位(張士誠的大周、韓林兒的大宋、徐壽輝的天完、陳友諒的漢、明玉珍的明夏)、明朝末年有兩位(李自成的大順和張獻忠的大西)、清初的吳三桂(周)等,五胡十六國時代這種皇帝更多,就不一一詳列了。這方面的看法,在不同的文獻中倒是呈現較為一致,除非有特別說明,否則在各種統計資料中都被排除,當然本書也不納入統計。

 

從「王」到「皇帝」

  在那麼多的朝代和政權中,「皇帝」成為一個正式的職稱始自秦王朝的創立者秦始皇,秦朝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真正大一統的朝代。秦朝之前的周天子尊號為「王」,包含滅商立周的周武王姬發,追封其父姬昌為周文王(原為商朝的西伯),西周亡國之君姬宮涅稱周幽王。東周各君主也都各自有王的稱號,從周平王姬宜臼開始,到周赧王姬延為止。但周朝開始時只有周天子稱王,平王東遷後進入春秋戰國時代,許多擁有不臣之心的各封國國君也開始稱王(韓王、趙王、魏王、齊王、楚王、燕王、秦王等),當時還沒有皇帝的稱號。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封建朝代為夏朝,夏王朝的君主在史書上並沒有給予王的尊號。夏王朝的創立者是禹,之後也是夏禹傳位給啟、啟傳位太康、少康復國、夏桀失國等,都直呼其名,而沒有稱某某王。

  在維基百科的中國君主列表中,從商朝開始有「王」的稱號,但也只有兩位,商朝的開國君主太祖武王成湯和末代君主紂王帝辛。而且是諡號,換句話說,並非生前稱王,而是死後被賦予王的稱號,以此為準,大致可以認定「王」這個稱號始於周朝,向前追諡到商朝。

  到了周朝,用「王」來稱呼君主已成定則。西周從文王姬昌、武王姬發、成王姬誦到末代君主幽王姬宮涅,都是以王來稱呼。在《詩經》中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說法。《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收錄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約公元前十一世紀到前六世紀)的詩歌,可見對當時的君主不但以王相稱,更表明了王是天下的最高統治者,天下所有土地都屬於王所有,天下任何人都是王的臣民,君主稱「王」,又稱天子。

  周平王姬宜臼東遷之後進入了春秋戰國時代,也開始出現了周天子以外其他的王。春秋戰國是一個混亂的時代,歷史記載中的春秋五霸,有的稱王、有的稱公。關於春秋五霸,不同的資料至少有四種不同的說法。

  不論何種說法,都有公有王,為何平平都是五霸,稱謂卻不相同?這要從中國的爵位制度,以及春秋的亂象談起。

  按照唐代杜佑所著《通典》記載,堯帝、舜帝以及夏朝時期,置爵五等:公、侯、伯、子、男。商朝置爵三等:公、侯、伯,沒有子、男二等。周王朝自武王立國之後,設立了更嚴謹的爵位等級制度,分封諸侯。最初設公、監、侯、伯、子五等爵,三監之亂(周武王逝世,成王年幼即位,周公攝政,管叔與蔡叔不服,聯合武庚起兵謀反,後為周公平定)後改回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各有封邑,享受不同水準的待遇,是可以世襲的爵位。被封的諸侯必須服從王室的命令,定期朝見,繳納稅賦。

  周朝的分封始於公元前一○四六年,周滅商後,周王分封天下,將土地連同人民分別授予王室宗親、功臣和前朝遺民,讓他們建立自己的領地,拱衛王室。《荀子•儒效》記載:「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姬是周朝的國姓,五十三個姬姓國便是宗室親族。

  姬姓封國主要為文王和武王的兄弟和子嗣,有虞國、虢國、宋國等封為公爵;魯國、管國、蔡國等封為侯爵;其他還有伯爵、子爵等。非姬姓的包含帝辛(商紂王)的兒子武庚封為殷伯、顓頊的後代封為陳公、夏禹的後代封為杞公,以及幫助周王得天下的姜尚(姜太公)被封為齊侯。東周各諸侯大都是這些封國的後代,包含春秋五霸和後來的戰國七雄的前身。

  當初最早封的爵位最高是「公」這一級,只有周天子稱王。這些諸侯什麼時候開始稱王的呢?最早稱王的是楚國的國君熊渠。注意,是自行稱王,而非周天子封的王。南方的楚國原來是子爵的等級,熊渠不滿周王室對其貶抑,認為給的爵位太低,謀求進爵沒有成功。當時的君主熊渠在公元前八八六年自行稱王,並仿照周王室封自己的三個兒子為王,公開表明與周王室分庭抗禮。公元前八五三年周厲王姬胡即位,以暴虐著稱,熊渠擔心受到討伐自行取消王號,恢復周朝封的子爵爵位。

  但楚國稱王的野心一直沒有消失,公元前七○四年熊通自立為楚王,從此以後楚國的君主都稱「王」,開啟諸侯僭號稱王的先河。當時周王室實力式微,面對這種情況,除了不予承認之外也無可奈何。熊通死後諡號為楚武王,傳了五代到熊侶,就是春秋五霸中的楚莊王。

  隨後地處東南的吳國和越國君主也自行稱王,各代君主中較有名的是吳越之爭中的吳王夫差(從他的祖父壽夢開始稱王)和越王勾踐(自行稱王,父親允常為越侯),二者相鬥演出臥薪嘗膽、勾踐復國的故事。此後各國紛紛稱王,周王朝設定的制度遭到嚴重破壞,後世稱為「禮崩樂壞」。

  進入戰國時期(韓趙魏三家分晉之後)周王室衰弱,諸侯僭越稱王越演越烈。不但自行稱王,還互相締約會盟承認彼此的王位。更有甚者,封王典禮還邀請周王室派代表出席封爵賜胙(豬肉),變相的要求周王室承認其王位。

  其中最有名的是「龍門相王」,西元前三二五年秦惠文公嬴駟邀請齊魏兩國會盟,見證秦惠文公稱王,成為秦惠文王。《戰國策.秦策》:「秦惠文公龍門相王,周天子遣使賜秦惠文公『文武胙』,與秦盟,係為秦惠文王。」封王儀式中作為周天子代表的昭文君在事後發出感嘆:連秦國都已稱王,戰國的王已經多到擠不下了,還有人記得蜷縮在洛東的天子嗎?

  在此之前,公元前三三四年齊國的齊威王和魏國的魏惠王也在徐州會盟,互相承認對方的王位。秦惠文王稱王同年,魏惠王也尊韓宣惠王為王,一時之間各國紛紛稱王,甚至一些二線小國如中山國、宋國也不甘示弱的同聲稱王。公元前三二三年,在魏國大將公孫衍的斡旋下,魏國、韓國、趙國、燕國和中山國結成聯盟,以對抗秦、齊、楚等大國,各國國君都稱王,至此天下到處都是王。雖然有些國家(例如楚國和齊國等)不滿別的國家稱王,出兵討伐想要逼迫其他國家放棄王位的稱號甚至滅國,但也起不了太大作用,到戰國後期,幾乎所有的國君都以王自稱。

  但這些君主還都是「王」,而不是「皇帝」,那麼皇帝的稱號是怎麼開始的呢?緣自有千古一帝之稱的秦始皇。

  戰國末期,秦王嬴政攻滅六國統一天下,認為自己的地位在各國之上,稱號不能再用王。於是從古代「三皇五帝」中各取一字,創造出「皇帝」這個頭銜,自稱「始皇帝」,並取消皇帝死後追封諡號的習慣,規定以代數來定名皇帝。例如他的兒子接位後應稱二世帝,再後為三世帝、四世帝以至永世無疆。秦始皇雖然順利居皇帝位,但他的萬世帝王夢想並沒有實現,不過從此之後凡統一全中國的君主,就延續了此一稱謂,紛紛稱皇帝了。

  由此看來,皇帝的稱謂來自三皇五帝。但三皇五帝年代久遠,當時尚無文字記載,主要來自傳說,而且不同的傳說有不同的記載。從維基百科中查找,三皇五帝至少有下列不同的說法:

  另外還有「天皇、地皇、泰皇」,或「天皇、地皇、人皇」的說法,不一而足,其內容稍嫌複雜,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參閱相關文獻。

  其實在秦始皇之前,公元前二八八年秦昭襄王嬴稷曾和齊湣王田地(或稱田遂)相約稱帝,秦昭襄王為西帝、齊湣王為東帝,後來因故取消,但這是比照五帝稱「帝」而不是「皇帝」。從秦始皇開始,「皇帝」一詞才被正式的訂定為王朝君主的稱謂,並一直流傳後世,直到清朝末年專制王朝結束為止。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