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馬克思先生──《資本論》及其所創造的世界
【內容連載】

第一章 導 論

1.讀懂馬克思,從第三個版本的《資本論》開始

 

馬克思生前只出版了《資本論》第一卷

  接觸到《資本論》就會明白的事實:《資本論》很龐大,三卷本三大冊,非常厚重,光是從分量上就可以體會這本書不好讀。

  所以讀《資本論》之前要先說明的,我們讀的究竟是哪一本《資本論》?

  「讀哪一本《資本論》」,這個問題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在當下,大家能夠找到的《資本論》分成三卷,這三卷成書的過程不一樣。簡單地說,三卷本中只有第一卷是馬克思生前自己將稿子整理完成後交給出版社並完整出版的。不過即使是第一卷,我們也都可以看得出來,馬克思遇到了非常嚴重的問題。從他開始想要寫這本書,到承諾給出版社交稿,再到之後一直拖稿,前前後後拖了將近二十年的時間,才真的讓這本書出版。

  這是讀《資本論》時必須要放在心上的一件重要事實。馬克思為什麼花這麼長的時間寫這本書?他拖了那麼長時間才讓第一卷出版,而且還只有第一卷,後續第二卷、第三卷到他去世之前都尚未定稿。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第二卷、第三卷,是在他去世之後,由他最要好的朋友,也是他的著作遺產處理人恩格斯編輯之後出版的。因此,《資本論》第一卷和後兩卷的基本性質不一樣。

  我們也可以再進一步問:既然馬克思生前只出版了第一卷,那麼恩格斯為什麼還能拿出第二卷和第三卷呢?對於第二卷、第三卷,我們應有的基本認知是什麼呢?恩格斯能夠整理第二卷、第三卷,是因為馬克思早已寫下了《資本論》的結構,確定各卷要講什麼。恩格斯的編輯工作大體依循馬克思的既定結構,將馬克思留下來的龐大草稿歸類,分別放進第二卷和第三卷,並進行順稿、修訂。

  不過恩格斯出於愛護馬克思的心意,在第三卷裡另外放進了一些第一卷延伸的內容。那本來是屬於第一卷的內容,但既然第一卷馬克思已經固定完成了,所以有些關係到「勞動價值」的討論,不能去改動第一卷,但恩格斯又覺得這些內容太有價值了,不能放棄,所以只好放到第三卷。

  這是解讀《資本論》之前應該說明的。第一卷最沒有問題,我們可以很有把握,這就是馬克思希望我們讀到的,但第二卷、第三卷可就不見得了。更麻煩的是,在這裡無法詳細說明的是《資本論》還有一個第四卷。所以大家查到的資料可能有些說《資本論》有三卷,也有些說《資本論》有四卷。第四卷是怎麼來的呢?我們留到後面再做解釋。

 

三個「版本」的《資本論》

  接下來要探討的是讀《資本論》的態度。從歷史的角度看,有三種不一樣的態度,呼應了三個不一樣的《資本論》版本。

 

1.現實版

  第一個版本,也就是大家在書店裡能找到、買到的,不管是紙本還是電子版,我們把它稱為《資本論》的「現實版」。

  但是,和一般的印象不同,讀《資本論》的「現實版」未必是讀《資本論》最好的方式,我必須提醒大家,還有另外兩種版本的存在。

 

2.補充關聯版

  馬克思去世時,《資本論》還沒有完稿,恩格斯把馬克思本來要放入《資本論》的手稿內容進行整理,我們可以稱之為「馬克思計畫的《資本論》」,這是第二個版本。「馬克思計畫的《資本論》」在規模和範圍上比現實版的《資本論》要大要廣,而且討論的議題更複雜。

  除了已經寫入《資本論》的手稿之外,馬克思還有其他的著作與他想像、計畫中的這本《資本論》有關聯。舉最簡單的例子,一份是馬克思在一八四四年寫成的手稿,另外還有一份稱為《政治經濟學批判》的手稿。這兩份龐大的手稿內容不在《資本論》現實版裡,但裡面包含了馬克思的許多思想,和他計畫中《資本論》的寫法是密不可分的。

  因而產生了另外一種讀法:將現實版的《資本論》當作核心,然後再用馬克思寫下來的其他書籍、手稿來予以補充。用這種方式,我們試圖讀到馬克思計畫中的那本完整的《資本論》。

 

3.雄心版

  還有更複雜的第三種讀法,那就是我們回到馬克思寫《資本論》的本意。我們可以依照他曾經留下的簡略筆記,試圖重建一個直到馬克思去世都沒有完成的《資本論》的架構,用這種方式回頭來讀《資本論》。

  這樣的讀法指的是什麼呢?這涉及馬克思為什麼要寫《資本論》。馬克思寫《資本論》的基本用意,是要完整解釋「資本」的來歷和「資本」的運作。他一生最關鍵、最重要的事,就是解釋「資本」何來以及「資本」如何運作。

  《資本論》馬克思拖了二十年才交稿,並不是因為他偷懶,而是因為他碰到了最根本的問題——要將資本現象完整解釋,這中間涉及太多環節,所以他必須不斷地調整寫作計畫,而且不斷地擴張,加入越來越多的環節。而每加入新的環節,還要調整原來已經寫下的內容。

  在馬克思的思想中,我們必須瞭解、也必須尊重totality,即整體,這對他來說極其重要。這裡所說的totality不只是我們一般語義中所用的整體的意思而已,對於馬克思來說還有來自黑格爾哲學的意涵。

  馬克思對totality有一種執念。在處理資本的時候,最大的麻煩在於他會不斷找出和資本有關的更多題目,這些題目不斷地衝擊他,一直改變他要寫的內容。他要呈現資本的totality,那就不只是當下現實資本如何運作——還包括在時間上,他要把資本的來歷追索清楚;更可怕、更龐大的一個「整體」的雄心是,他還要將時間往前推,推到未來,看到資本主義的終點。

所以他要寫的資本的故事、資本的理論,將所有層層疊疊的、一切的面向與一切的環節都包納在內。在時間上有起點又有終點,這才是他真正的雄心。因為有如此龐大的雄心,《資本論》沒有辦法被納入任何一個單一的學科中去認識和理解。

  《資本論》包含了哲學、經濟、社會、歷史、文化理論、政治及革命行動等各個面向,所有的這些都統納在馬克思對資本的認識和體會中。

 

2.回到十九世紀:黑格爾辯證法正當時

超越時代的馬克思

  馬克思的思想與著作的重要特色:超越了他所生活的時代。在他很年輕的時候,他的思想和他提出的主張,就與當時歐洲的一般主流有很大差距,進而預示了後來歐洲主流思想變化的方向。例如,他才二十歲剛出頭,在《萊茵報》當編輯,就寫過一篇關於言論自由的文章,那時馬克思的觀念已經非常清楚。他在文章裡直白地說:「言論自由的關鍵在於法律的保障,有明確法律條文保障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他在那篇文章當中看待自由的方式,並不是從自由的主體能夠做什麼來考慮的,而是去檢驗可以侵犯、可以限制自由的力量。自由的關鍵在於不受他人主觀任意侵擾,因此,只有明確定義出這個不受主觀任意侵擾的範圍,人才具有自由,自由才取得了具體的意義。不過,我並不鼓勵大家去找馬克思年輕時所寫的這篇文章。因為這篇文章的主張藏在非常複雜的黑格爾哲學術語與觀念當中,我們必須要穿越哲學術語所構成的層層迷霧,才能到達它要探索的法律與自由關係核心部分。

  只要稍微真正讀過幾篇馬克思在寫《資本論》之前的文章,就能明白馬克思非常重要的第一身分,並不是像很多人在後世所以為的,或者是像評論家艾德蒙.威爾遜所說的那樣——他不懷好意地在寫馬克思傳記時,開篇就說,「馬克思是一個煽動家」。馬克思真正最核心、最根本的身分,畢竟還是一個哲學家。透過哲學的脈絡源流來瞭解馬克思,遠比先入為主地將他當作一個煽動家、革命家更有意義。

 

近代哲學的轉向:從追求「不變」到探尋「變動」

  在十九世紀西方近代哲學的改變上,有一個清楚的方向,就是思想史家富蘭克林.鮑默所說的「from being to becoming」(從實有到變異)——這是近代哲學和傳統哲學最大的不同之處。

  傳統哲學的根本追求是要找到不變、不動,統合紛紜現象背後的那個「實有」,在英文裡就是「being」,這是一個創造了所有變化但自身不變、不動的主體,是一個終極的發動者。在傳統哲學思辨的位階上,不變的存在高於變動的現象,或者應該說,哲學的出發點來自不信任變動的現象,堅決主張在這些變動的現象背後,應該存在著我們所要找的不變的「實有」。

  從古希臘柏拉圖到文藝復興時代的哲學家,都認為變動的現象是假的,哲學要看透這一層假象,視之為挑戰,去刺穿它、戳破它,找到隱藏在變動背後那份不變的真實,那就是「being」,就是存在,就是本質,那才是值得掌握、應該信任的。

  然而到了近代啟蒙主義之後,發生了巨大的轉向:變動來得越來越快、越來越多,快到多到人們不可能再用原有的態度應付,不容許人再將變動簡單視為只是方生方死、一時存在一時消滅的現象,或者是對於本體本質不完整的、殘缺的映照。變動和變化逐漸取得了哲學思考上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十七世紀之前,不管繞了多大的圈,人們問的問題基本上總是:這個世界是如何產生的?為什麼這個世界是「有」,而不是空無?為什麼世界存在,而不是不存在?要回答這樣的問題,就要找到一個力量,或是一個道理,讓世界存在,而不是一片虛空。世間萬象萬物的存有,是應該要被解釋的核心問題。

  但是十七、十八世紀之後,受到啟蒙主義思想的影響,這個基本的問題改變了。人們不再疑惑世界為什麼存在,接受了世界存在的事實。這個時候,人們就轉而問:這個世界為什麼會改變?創造世界、讓世界存有的力量,為什麼不給我們一個完美、固定的世界,卻要讓這個世界一直變動不居?為什麼我們面對的不是一個本身便涵蓋了一切的世界,而是一個在存有之後、在存有之外,還會持續變化的世界?變化是怎麼來的,又是為何而來?

  到了十九世紀,思想的動向就更明確地轉為以探討變化為主了。變化比不變更重要,變化遠比不變更值得我們探索,與我們的關係更加密切。

 

從達爾文到黑格爾,人們的問題越來越多了

  達爾文提出了一套關於生物世界如何改變的理論,震撼了整個歐洲。當時,另外一個絕頂聰明的英國人赫胥黎讀了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他的第一個反應是為之扼腕。他自問:「這麼明顯的道理,我怎麼之前沒有想到?」為什麼會是這樣的反應?因為不只赫胥黎,許多和達爾文同時代的人都紛紛將他們的聰明才智用在思考這個問題——複雜又不斷變動的世界是怎麼來的,還有,什麼是刺激變化的規則,或者是管轄變化的原理?

  正因為這個時代的一群菁英都在認真整理、思考,所以赫胥黎才會一眼就看出達爾文的突破之處,也為自己沒有更早找到這個突破點極為惋惜。

  達爾文的突破,在於對物種變化提出了一個簡單普遍的因果規則,它不再視物種就是上帝所創造,而且不變不動的。此外,他也不再探討個別物種變化的原因,他找到的是所有物種都遵循著的變化模式:因應生存環境需要、有利於生存的元素被流傳下來,發揚光大,不利的就萎縮和消失。所有物種都是按照這個規律而改變的。

  不過,由「從實有到變異」這個思想大挪移的軌跡來看,達爾文的突破非但不可能滿足人對變異的好奇和疑惑,還注定會引發更多更大的好奇和疑惑。達爾文告訴我們,物種之所以變化,主要是適應環境的變化,那麼大家就自然而然地會進一步或者退一步去質問:為什麼環境會發生變化?人們已經無法再接受「因為那就是上帝的意志」這種否決疑惑的回答,於是要解釋環境變化就必須找到別的因素、別的作用,問題也就不可能停下來了。大家會一直問下去,問到最根源處——怎麼會有變化?變化的意義何在?變化是有方向,或是有目的的嗎?

 

黑格爾的「正反合」理論

  在馬克思成長的年代,最流行的哲學思想是黑格爾哲學。所有聰明或自認聰明的年輕人,都必先要讀黑格爾哲學。

  黑格爾哲學之所以重要,一部分原因是它有效回應了「從實有到變異」的潮流,提出了一套特別用來解釋變化現象的辯證法。辯證法最基本的公式,大家應該都知道,那就是「正—反—合」。

  簡單地說,黑格爾主張,任何一個現象都會隨著時間產生累積。比如依照〈聖經.創世記〉,上帝創造了亞當和夏娃。有了亞當、夏娃之後,不會也不可能停留在只有他們兩人的情況;亞當和夏娃會生下子孫,第三個、第四個、第五個,每個都和他們一樣。但是從二個人變成五個人,又變成十個人,這個數字的累積,就讓「一樣」之中開始出現了「不一樣」。

  累積和增加是一切變化的根源。依照辯證法,任何好的事物,甚至任何屬於正常的事物,都會帶來一股增加的動力。如果這個世界上有人存在是好的、是正常的,那就沒有理由拒絕或阻止在亞當、夏娃之外出現第三個、第四個、第五個以及不斷增加的人。我們從本質上肯定這是一件好事,就連帶賦予了它一個特別的方向,應該多一點這類好事、好東西,這就是黑格爾所說的「正」(thesis),即一切的開端。

  在黑格爾的理論中仍然有上帝存在,上帝不會故意創造壞的事物,這是神學上必然的主張。上帝創造出好的事物,於是這些好的事物開始繁衍,它們自身就帶著允許增長的動力。於是上帝創造出來的事物持續增加、持續累積,當量大到一定的程度時,就反過來影響或改變了質,這就是辯證法的第一條變化法則,從量變到質變,或者可以說是量變會產生質變。

  好的東西不斷地增加,增加到一定的程度,性質就改變了。依據黑格爾的主張,它會改變為原有性質的對立面。

  例如財富,多一兩塊錢是好事,但當你有了二百萬元,那一塊錢就不再是原本的一塊錢了,一塊錢失去了它原來的價值,同時使得擁有者失去了對它的珍惜,財富對我們人生產生的作用也就改變了。增加一塊錢,可以給我們一份豐饒,但累積到二百萬元、二千萬元,財富非但不再帶給我們生活上的豐饒,反而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封閉,為了累積財富而取消了財富其他所有的作用。

  由量變到質變,由本來的好變成了壞,由「正」變成了「反」(antithesis)。等到反累積到一定的程度,那麼原來的「正」的價值又會換另一種角度、另一種方式重現——什麼時候大家才會重新認識財富、重新認識一塊錢真正的價值呢?答案是,當自己以及周遭的環境都充滿了「反」,充滿了對財富的盲目追求,充滿了貪婪,以為沒有二百萬元就不算錢,完全看不見甚至鄙視一塊錢的時候。這樣極端的情況才會提醒我們當年看待財富的初衷,讓人懷念當年眼中財富的美好。

  也就是說從「正」到「反」之後,一切也不會停留在「反」的階段,而是會繼續變動,變動到懷疑,乃至推翻了「反」,但變化的下一個階段不會回到「正」的原點,而是形成了「正」與「反」兩者之間的「合」(synthesis),這是既包納了「正」又包納了「反」所創造出來的新價值。如果還是以財富為例,那就是一種既能夠承認一塊錢的價值,也能夠承認二千萬元有意義的狀態。這時,財富和我們的生命之間產生了新的轉化關係。

 

從「合」再到「正」

  所以「合」就是大團圓、大結局了嗎?不是的。辯證法告訴我們,「合」是一種新的正面價值,一種經歷變化得來的美好答案,仍然又是一個「正」,也注定就要進入下一個「正—反—合」的循環。

  讓我再用這種方式舉例:比如說我們曾經珍惜過一塊錢,後來我們也曾經揮霍過二千萬元,經過種種反省與思考,我們找到了財富的新意義。如果從現實個人的角度看,一塊錢或二千萬元都不夠有意義。我們應該要把財富拿來投資未來,放在教育事業上,這就是轉化過的財富新方向。這樣的「合」是一件好事,所以就很容易說服大家都用這種方式看待財富,也許就有越來越多的錢投資到教育事業上。

  大家都來辦學校,既有的學校紛紛升級擴張。如此一直發展,又會發生什麼事?或許就會看到在教育上投資過度,以至於資源浪費,反而毀了教育。年輕人完全不懂得珍惜受教育的機會,教育工作者也無從追求教育的品質,受過十多年長期教育的人實際上什麼也沒學到,無法應付社會職場的要求,於是有了更大的動機一直躲在教育機構裡,不畢業不就業,反而導致社會人力資源嚴重短缺。

  新的「合」又變成下一個階段的「正」,「正反合」一直變化下去,這就是黑格爾提出的辯證法。黑格爾思想是馬克思的重要思想背景,我們要瞭解馬克思,必須上溯黑格爾對他的影響。

  對馬克思那一代人來說,這是對變化最具說服力的一種解釋。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