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言必有方──語言的協作時代
語言作為探索世界的途徑,在隻字片語間,蘊藏著逐日累積下來的經驗,以及深邃且豐厚的文化,有多少文化和知識,被保留在這些日常的「言下之意」裡?伴隨著時代變遷,風俗習慣與人口構成的更迭,既有語言的使用者不斷遞增或減少,使得許多語言也面臨佚失和如何存續的考驗。本輯展開語言的協作時代,討論關於語言的使用與復振,以及其中蘊含的傳承意義。不論是母語的使用,還是不同語言的延展,期望經由延續這些語言的生命力,可以找到、甚至保護各種語言本身,在那些起落的語調間,所傳承下來的文化與時代的形貌。
【編輯室報告】話裡的根芽/執行主編 蔡俊傑
在做這期專輯「言必有方──語言的協作時代」的期間,常常想起一些畫面,有一點像是被社群平台的演算法投放,一直想起許多小孩學說話的時候,或者剛脫離牙牙學語的階段。很有趣的是,有些備受關注的小孩,反而比較晚才開始學說話,因為他們的需求在表達之前,可能只要一個動作或表情,或者發出一個單音,手一指,身邊的人們就馬上滿足他的需求。而孩子們開始學著說話,都從模仿身邊的人開始,不管是發聲的方式或是語調,曾聽過有小朋友還沒學會說話,但也會靠著啊啊嗚嗚的發聲,試著模仿電視裡聽見的唱歌聲音。說話是一種需求,是生存的本能,交流是為了生存而必要的資訊交換,包括相互協助合作,傳授技能以及保存經驗,甚至是減少、弭平爭執。成為一個社會構造的群體之一,最難以避免,也是最必要的,便是要如何與他人交流和相處,所以可以快速理解的說話,擁有歸屬感的共同語言成為必須。但大多時候,我們都太習慣說話了,而語言的使用便於我們表達的基礎,但若把語言視之理所當然,其實會忽略掉許多話語的組成本身,所堆疊、組合的結構和緣由。若細想,其實語言是日常溝通的過程,或者說,形成生活交際所必要的基礎。而一個人的說話,還是有其獨特性的,可以說是與他人最直接的接觸。我覺得一個人的聲音,說話的語調、習慣,甚至是抑揚頓挫,使用的語言和敘述的脈絡,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比個人外表形象還要更直觀、更難以遮掩的關於自身的展現。或者我們說,溝通,交流,互相應對,傳遞訊息,從他人的言語和談吐中,接收到自己需要的訊息,甚至還有那些,潛藏在話語之中暗動的伏流,話外之意,以及透過說話來臨摹關於眼前這人的身世素描。我們藉由聲音表現自己,依靠語言的活性,展現內蘊文化本身的生命力,使用最直接傳達的口語,透過自身的聲調說出口,聲音本身就是一種力道。這無關音量大小,而是聲音的本質具備穿透性,我們藉由空氣的顫動傳導,還有耳朵收音,接收理解那些話裡話外的意思。還有造就不同聲調,以及邏輯語法,甚至是獨有的習俗用法,那虛幻的聲音之後的,穩實的家世與文化傳承。而記憶的演算法,也讓我想起自己小時候,在南部是外公外婆帶大的,從小跟家人說話大部分也都是使用台語。後來到北部工作,每每回到南部,回去跟外婆聊天時,聽她說話都還是清晰理解的,聽得很輪轉。但也許是因為日常裡缺少可以頻繁使用的機會,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發現自己已經無法像小時候那樣,很順暢的用台語與她應答。甚至在某些字詞上,會轉不過去,忘記怎麼說,遲疑吱嗚半天,最後棄械投降,轉著說一件無傷大雅的小事,或者善用嗯嗯啊啊的取巧帶過去。這時心底其實都會冒出一股濃厚的沮喪感,那種對話的斷裂與頓滯,雖然當下無礙於整體的對話,但心裡仍感到自己遺失了某樣,一直以為自己還擁有的東西。
劇作家的語言課,破解日常生活的說寫迷思。
沒有語言,事物無法現身。
貫通任督二脈的語言學秘笈
語言涉及教育、心理、文化、歷史、腦科學、行為認知、人類學等,影響人類感知和思考模式,思考語言就是思考我們的存在。
人之島的海洋文學生活誌
城市的邊陲,大海的中心,父親哼唱的古調,他靜靜聽著,如水世界綺麗的螢光鱗片,化成夏曼藍波安的古典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