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森(上+中+下卷)

定價 : $999
一個「倭人之子」,後來如何成為「驅逐韃虜」抗清戰爭的領導者?
身為一代海上梟雄鄭芝龍的長子,他為何走上儒家仕宦之路?
面對海洋戰略與大陸思維的衝突,他又該如何抉擇?

工頭堅(歷史旅行愛好者)、何健(冶堂主人)、邱坤良(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教授)、侯季然(電影導演)、翁佳音(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尉天驄(政治大學中文系名譽教授)、陳芳明(政治大學台文所講座教授)、楊澤(詩人)────同場站台,豪情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 一支深愛不忍的筆,穿透層層累積的歷史迷霧,把鄭成功還原成一個奔波在海上的徬徨青年,有一雙深邃的眼睛與一顆渴愛的心,只想找到自己的家。三百七十年來,鄭成功從未如此真實過。 ──侯季然

◎ 朱和之,是我心目中台灣新一代歷史寫作的旗手。這次他以小說體裁,用人的角度,全新書寫這位被稱為「國姓爺」的歷史人物之風雲生涯,從第一部完成我就收到書稿,歷經長久期待,終於即將面世。正如作者自述:「這部小說刻意以『鄭森』為名,隱去『鄭成功』此一符號,藉以歸零重來。全書描述鄭森二十歲到二十三歲四年間的故事,對應崇禎、弘光和隆武三個晚明皇朝的滅亡。」我彷彿看到寫作《龍馬行》的司馬遼太郎。非常期待。 ──工頭堅

◎ 我試著去理解他,理解他的冷風熱血、青年疑惑,以及比國破家亡更為沉重的,整個內在世界的天崩地解。他追尋儒道,而儒道不存。他欽仰父親的經世之能,而時代的浪潮將父親的生命和事業徹底捲走。他日夜渴念著分離十餘年的母子親情,卻只得短暫重逢便又天人永隔。青年成為孤軍統帥,成為王,成為神,終於失去本來面目。而在將他從神明還原成青年的追尋中,他與他的時代樣貌逐漸清晰起來。 ──朱和之

故事以明末戰火波及江南,鄭芝龍商業命脈遭到威脅開始;而以鄭芝龍被清朝俘虜、母親田川氏受辱而死、鄭成功焚服起兵結束。描述青年鄭森面對歷史巨變,不斷摸索碰撞,最後無論儒家價值、商業價值和親情價值盡皆破滅,轉變為嚴酷軍事領袖的心理歷程。這是一次對鄭成功人格樣貌的揣摩,也是一次對台灣歷史源流的重新探索。



本書特色
◆ 全景呈現鄭家水師艦隊威武懾人的陣法砲列
◆ 靈活勾勒晚明海外貿易與河運經濟的生意命脈
◆ 生動刻畫商賈生計與士大夫思維的矛盾衝突
◆ 巧妙鋪陳官場心計與冷風熱血的黨爭禍端
◆ 細筆雕琢明代文人冶遊世界的風雅與色藝
◆ 感性描繪鄭芝龍與鄭森父子之間的交心與破裂



關於作者:朱和之
本名朱致賢,台北人,一九七五年生。拿傳播文憑而偏好於文史。好音樂,不求甚解。著有《滄海月明──找尋台灣歷史幽光》(入圍2011台北國際書展大獎)、《指揮大師亨利•梅哲》;編著有《杜撰的城堡──附中野史》;為《音樂時代》、《音樂年代》、《新朝藝術》、《MUZIK》雜誌主筆。

成陽書號 : 3070012G

::: 精采內容.搶先讀 :::
  〈序〉  
  鄭芝龍父子搭一艘小船,從鄭芝龍寢室旁的水道直駛到安海港裡,天色向晚,碼頭上早已獲令掛上一盞盞風燈為小船指路……  
目錄
  《鄭森》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