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起步一○一
壹 含淚的微笑──戒嚴下弱勢本土文學

【作家第一本書 1】新聞配達夫 ──楊逵《送報伕》
東華書局(1947年)/ 胡風譯/ 中日文對照

楊逵(1905∼1985)的左翼色彩以及社會運動者形象都可從第一部小說的裡裡外外,包括出版流程顯現出來。日文原名:「新聞配達夫」,1932年由賴和經手在《台灣新民報》連載。無奈在台灣只刊登一半,後半部被認定有批判政府之嫌,遭殖民政府查禁。反而稿子寄到日本東京參加徵文,獲獎而在1934年10月號《文學評論》全文刊出。就算該雜誌不能在台灣流通,小說卻因得獎而成了殖民地作家成功進軍東京文壇的代表作。

兩年後的1936年,中國作家胡風將日文〈新聞配達夫〉翻成「送報伕」,中文版先刊上海《世界知識》雜誌,後收入《山靈──朝鮮台灣小說集》一書,魯迅主編《世界弱小民族小說集》再次收入,殖民地小說遂有機會流傳於抗戰期間中國大陸及南洋一帶。國民黨1949年來台,五○年代白色恐怖歲月,左翼書刊自然全盤查禁,台灣讀眾在日本時代讀不到的〈新聞配達夫〉,戰後很長時期同樣緣鏗一面。

作為一個替弱勢發聲的社會運動者,作家楊逵不但坐日本人的牢,也坐了國民黨的牢,後者時間更長。其第一本書《送報伕》同樣見證兩個殖民政府對待作家以蠻橫的查禁手法。這本稀有的,胡風譯中日文對照版《送報伕》,經楊逵本人勞心勞力,總算在兩個殖民政府交接的夾縫中,如「壓不扁玫瑰」般悄悄綻放。日本人剛離台,國民黨蔣政府還在南京忙著內戰,

處於三不管地帶的台灣,此書遂有了1946年「台灣評論社」的初版,以及1947年東華書局版。果然一本書的命運,常與作者的命運相同。《送報伕》於七○年代再版復出後,出現幾種不同譯本,這裡抄胡譯初版一小段結尾,多少領略這篇名作的精神與文字風格:

我滿懷著確信,從巨船蓬萊丸底甲板上凝視著台灣底春天,那兒表面上雖然美麗肥滿,但只要插進一針,就會看到惡臭逼人的血膿底迸出。

 

【作家第一本書2】恩仇血淚──廖清秀 《冤獄》
中興文學出版社(1953年初版)/短篇小說集

前衛出版社出的大套「台灣作家全集」裡有一冊《廖清秀集》,主編彭瑞金序言的題目是:「文學公務員四十年」,想是評家總結其作之後的春秋之筆。於文學場域裡扮演「公務員」角色,對廖清秀而言,究竟是褒還是貶?如果你對「公務員」的印象是「尸位素餐」那就不妙;但此處應是對他「長期埋頭寫作」形象的肯定。實際生活裡,廖清秀本就是公務員。翻開《文訊》所編的官方資料:他「日據時期小學畢業,教員檢定及高考及格。曾任小學教員、交通處科員、台灣省氣象所科長、中央氣象局專門委員……」。

可見他一輩子捧公家飯碗,不論政府怎麼換:是日本來的還是中國來的國民黨政府都不要緊;他只管埋頭寫小說,也不管文字怎麼變──他是台籍「跨語言作家」,日治時期發表日文,戰後則認真學中文。1951年參加國民黨「中國文藝協會」創辦的小說研究班,1952年以《恩仇血淚記》獲得官方「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長篇小說第三獎,「開啟戰後第一代作家突破語文障礙而晉身文壇的先聲」。1957年加入鍾肇政發起之省籍作家《文友通訊》,邁向中文創作之路。以上都是各種台灣文學史書或網路上容易得到的資料。
奇怪的是很少人注意,或提起他的第一本書──短篇小說集《冤獄》。此書由葛賢寧主持之「中興文學出版社」印行,編為「中興小說叢書」第三集。該社這一年裡出版的書還有:蓉子新詩《青鳥集》、吳魯芹散文《美國去來》、彭邦楨詩集《載著歌的船》、郭衣洞(柏楊)小說集《辨證的天花》、方思詩集《時間》。請注意,這是1953年,與這些名字排在一起的廖清秀,還只是剛起步的「中文初學者」,不知《冤獄》會不會是戰後第一本「省籍作家」小說出版品。都說1950年代台灣文壇是「來台大陸文人」的天下,恐怕幾本文學史書都低估了省籍作家的文學成就罷。

 

【作家第一本書 3】海是心情──葉笛《紫色的歌》
(嘉義)青年圖書公司(1954年)

薄薄《紫色的歌》1954年秋天印行,不僅是葉笛生平第一本書,也是戰後第一部本土詩人出版的現代詩集。按許達然說法,此書更是:「台灣1950年代初期出版的詩集中,詩質較好的一本」。剛滿二十三歲,職業是小學老師的葉笛,可見其「踏入詩壇」時間非常早,此時「創世紀詩社」、紀弦的「現代派」尚未正式成立,更別說本土「笠詩社」要等十年後的1964年才出現。

葉笛成長於台南,詩集「產地」和詩人「位置」都處在文壇邊緣。經文友郭良蕙介紹,交嘉義「青年圖書公司」出版,得以和郭良蕙第一本書《銀夢》在同家推出。作為典型文藝青年,從「台南一中」到「台南師範學校」,功課只消極應付,大多時間沉浸在文學閱讀。何以書名「紫色的歌」?他曾解釋:「紫色有一種夢幻的感覺,我們遠遠地看霧,有一種淡淡的紫色,裡面好像有一種不可知的世界,很夢幻」。全書四十二首詩,寫滿青春期少年對戀愛的憧憬與追求。扉頁印著大字:「把這本書贈/純潔的莉莉」。正像過去許多詩人,心深處藏著難以忘懷也難以廝守的初戀情人。

儘管以質樸文筆,抒發少男的深情與戀慕,詩集裡常出現的「大自然意象」則是「陽光和海」。海是心情,也是寂寞的由來,如這句:「你底明眸是神祕而紫綠色的海」。除了主題,詩人更致力於「形式」的推陳出新。《紫色的歌》裡有兩首一百五十行長詩,其中〈詩人之戀〉以「詩人」同「詩之神」的對話形式,仿希臘史詩呈現詩人對愛情的一連串質疑與探問。1931年出生的葉笛,中學以前受日文教育。婚後旅日二十五載,回到台灣的後半生生涯,除了創作,更費心費力於台灣日治文學的翻譯,多年來一直是位耐煩耐操的台灣文學譯(義)工。葉笛2006年去世,享年七十六歲。凡與他交往過的朋友,無不感知感動於他的浪漫與純粹。他的率直、誠懇,酒後吉他彈唱的忘我身影,曾迷倒多少文友師生。不談作品,單說葉笛那豪邁與真性情,渾然天成一位可敬可親浪漫詩人。

 

【作家第一本書 4】以翻譯練中文──路加(鍾肇政)《寫作與鑑賞》
木村毅等原著,路加譯/(台北)重光文藝出版社(1956年)

出版這本書的時候,長篇小說「魯冰花」還沒發表,可能連構想都還沒開始。

也可以說,這時候的台灣文壇,也還沒有「小說家鍾肇政」存在。國民黨文藝大管家陳紀瀅自己辦有一家「重光文藝出版社」,1956年前後因常在報章上讀到「路加」翻譯的,日本名家談創作經驗的文章,有意集印成書出版,卻不知「路加」是何許人。等到書要排版校對,透過副刊主編聯絡介紹,才知此人住桃園縣龍潭鄉,本名鍾肇政(1925∼),現年三十一歲,「光復前畢業於青年師範學校,現任職國民學校。我們從他的志趣與國文造詣,欽佩之餘,對他更寄予很大希望」。(陳序)

這是鍾肇政「第一本書」的出版因緣,連鍾老師本身也非常意外,因為他覺得自己尚處於「練習中文寫作」的階段。開始翻譯投稿的「年資」不過一年多,而選擇這些內容翻譯的動機,一來是練習中文,二來,從日本名家「寫作經驗談」裡,不但自己從中獲得養料,還可翻譯出來與人分享。在譯者序裡,他自稱正學習寫作,是「荊棘長途上的一個摸索者」,一棵「先天不足的羸弱幼苗」。為了鍛鍊文筆,他利用零碎公餘之暇,更為「加深從原作所得的印象」,所以選擇翻譯一途。以此書為例,我們看到「跨越語言一代」的本省籍作家,如何於國民黨掌政初期,依靠日文翻譯(不可能是創作)崛起於戰後文壇。它呈現另一個面向的「時代印記」──台灣本土作家若有志於創作,學習總是沒有止境,從一種語言到另一種語言,不論努力學日文還是中文,因為都不是母語,要鍛鍊到創作的程度並不容易。誰說長久以來台灣不是被「多次殖民」的海島?台灣文人不是「殖民地作家」?鍾肇政生平經歷是最好的見證。

鍾肇政1925年出生於日治「台灣新竹州大溪郡龍潭庄字九座寮」(今桃園龍潭)。早年曾入淡江中學,彰化青年師範學校畢業,台灣大學中文系肄業。擔任小學教師多年。大半生從事小說創作及翻譯,出版長短篇小說及翻譯超過八十部。曾任高雄《民眾日報》副刊主編、台灣文藝雜誌社社長、台灣筆會會長、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理事長;熱心栽培提拔文壇後進。

 

【作家第一本書5】鐵路詩人起步──陳金連(錦連)《鄉愁》
新生出版社(1956年初版)/詩集

錦連第一本詩集,出版時間是那麼早:在1956年。外觀又是那麼單薄、儉樸、不起眼。年輕詩人剛嘗試中文書寫,用的還是本名「陳金連」,不是後來大家熟知的「錦連」。但這部薄薄三十頁《鄉愁》,封面沒有圖樣,不著色彩,卻從內裡散發豐厚生命力,投射著殖民地詩人異於同代的特殊風貌。整體而言,這是一本安靜、不占面積,謙虛的存在;就像陽光下山野間一株不知名小草,那麼清新自在,翠綠透亮,朝向美好未來。

戰後1950年代,本島詩人沒有選擇餘地處於條件極差的時空環境。從小慣用日文的他,這時被迫轉換語言改用中文。喜歡讀詩寫詩,澎湃而年輕的胸膛裡,早已積蓄並創作日文詩數百首。戰後費力跨越語言障礙,薄薄中文詩集泛著掩蓋不住的才情;書裡書外,印著詩人剛起步時,與眾不同的瀟灑風貌。

這本看起來單薄的詩集創下的出版紀錄,至今可不容易打破。首先,全是短詩:收入二十九首,而一頁一首詩,全書共二十九頁,戰後書市恐怕很難找到更單薄消瘦的詩集了。其次,它還擁有詩集史上最短一篇「序言」,連標點只有五十七個字,全文抄錄如下:

經過了一段日文的試作時期,你一直沒有了發表的機會。如今有了這部詩集的誕生,由一個詩人的一生來說,該不會是太早的吧。/李子惠/一九五六年初秋 於彰化。

別看只有五十多字,「第二人稱」簡單直白,卻委婉傳達一位省籍詩人心境與困境。更重要當然是書裡的詩。不用費心挑選,直接抄第一首與第二首吧。前者短短四行,題目「蚊子淚」,後者算七行(一字也算一行),題目「檬果」。任誰讀了都會讚嘆:詩人竟用最少的文字,傳達最複雜細緻的感情──想想看,中文不過初學而已,詩味卻無比濃厚:

〈蚊子淚〉 

蚊子也會流淚吧……// 因為是靠人血而活著的。// 而,人的血液裡,/有流著「悲哀」的呢。

〈檬果〉

有,/保持色彩的固執性。/有,/民謠般的土著氣味。//黃的,/鮮黃的,/隨著汗而滲出的有色人種的鄉愁與夢。

這麼精彩,每首只短短幾行的詩篇,真可以一首接一首慢慢抄下去……二十餘首並不多,卻是詩讀者生活裡一大享受。

錦連本名陳金連,1928年在彰化出生。台灣鐵道講習所中等科及電信科畢業。日治時期擔任台灣鐵道部彰化驛電報管理員,戰後持續在台鐵彰化站工作,當到電報主任退休。錦連是戰後《笠》詩社發起人之一;由於他一生在鐵路局服務,鐵路一直是錦連「思考與詩的生命場景」,有詩壇「鐵路詩人」之稱。退休後專事寫作及翻譯,2013年初辭世,享年八十五歲。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