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外之味
〈打牙祭的進化史〉牙祭這習俗源自中國古代之「禡牙」,乃古代軍旅中祭拜牙旗之大禮……

牙祭這一習俗由來已久,它源自中國古代之「禡牙」,乃古代軍旅中祭拜牙旗之大禮,祭禮虔誠肅穆,的確非同小可。

我們現在到外頭去吃個館子,或者燒頓好飯菜犒勞親友,常會掛在嘴上的口頭禪,不外是打牙祭或祭五臟廟這兩個詞兒。祭五臟廟易解,但一提及打牙祭,很多人只知今意,卻不明白其由來,其實,它可是挺有意思的喲!

事實上,牙祭這一習俗由來已久,它源自中國古代之「禡牙」。據《宋史•禮志》上的解釋:「禡牙」係「『禡』師祭也。軍前大旗曰『牙』,師出必祭,謂之『禡牙』」,可見「禡牙」乃古代軍旅中祭拜牙旗之大禮,祭禮虔誠肅穆,的確非同小可。而在商場中,「同行如敵國」,爾虞我詐,其風險之大,一如行軍打仗。因此,一年之中首日開市,即仿效軍隊舉行「師祭」,祈求旗開得勝之意,也來個祭典,冀望生意興隆,財源廣進。從此之後,禡牙便從「師祭」慢慢演變成「商祭」,成為一種例規。


另,過去商界中,凡大年初一照例「休市」,停止營業一天,到了年初二才開始營業,謂之「開市」,亦稱「開牙」。而在開市當天,因是一年之始,當然格外隆重。開門要燃燒「萬頭」長炮,謂此為「開長紅」。還要祭拜財神爺,大擺酒席慶賀,祈求「開門大吉」、「生意興旺」。宴席上要按「九大簋(音鬼)」設置酒菜,而「生菜(生財)」、「生鯉(生利)」、「髮菜」(發財)、「蠔豉(好市)」之類有好采頭的菜餚更萬萬少不得。以此觀之,此種「開牙祭」即是所謂的「牙祭」,也就是今日所說的「開牙」、「做牙」,顯然它是承襲「禡牙」的遺風而來。

習俗總是日見齊備、越顯周密,故發展到後來,不但正有初二要做「開頭牙」,舉凡每月初二,甚至十六,也要做「牙祭」(一稱「做禡」)。此外,早年一些店家,平日多吃蔬食,每隔若干日,才吃頓肉食,這也叫「牙祭」。例如清人吳敬梓《儒林外史》的描述:「平常每日就是小菜飯,初二、十六跟著店裡吃牙祭肉。」即是。足見其範圍也越來越廣,與原意已漸行漸遠了。
 
到了後來,兩廣地區的人們「打工搵事頭(即老闆)」,除了當面言明每月工錢、紅利外,每月到底有幾次牙,也得事先講清楚,才不會吃暗虧。然而,當吃年初二的「頭牙宴」後 如被老闆宣布「炒魷魚(即解僱)」,就得另找頭家。因此,對於「打工仔」而言,喝這「頭牙酒」,並不全然是享受美食,能否「過關」,才最重要。

而今「牙祭」這種習俗,由於文革「破四舊」之故,已在兩廣一帶消失,但在港、澳特區及海外華人聚居之地,依然盛行不輟。當下台灣的習俗,已與兩廣大有別,不是吃「頭牙」,而是食「尾牙」,老闆讓員工在過年前打個牙祭,聯歡的作用,早就遠遠超過保住飯碗,顯然有人情味多了。所以,同樣打個牙祭,今古之俗大異,心情亦有天壤之別哩!
關閉窗口